參加城市路跑前的一些想法彙整

    最近重讀加來道雄所著的《穿梭超時空:平行宇宙、時空隧道和十度空間大探索》一書,有了些新見解和想法。十幾年前初閱此書,為書中像是時空旅行、蟲洞穿越、不同次元間的交互作用、不曾接觸過的科幻題材等深深吸引,幻想著自己也能打破亙古時空的疆域,抵達不可知的時空之巔;或是提筆模仿書中科幻故事,用自己的語言和定位,寫下各種光怪陸離卻又絲絲入扣的精采科幻短篇小說(吾人自知中長篇有其難度XD)

    近日再讀,很有意思的是,重新了解一些關於「文明」的有趣之事。人類的見聞大多停留在同種文化間的範疇,我們難以與和我們不同物種的文明溝通,例如蟻群、蜂群、鳥群、鯨群等;抑或,會以「人類文明」為最高標竿,輕忽、藐視地球上的其他文明。在討論文明上,我們談論更多的是「文化」,就歷史學、語言學和人類學的角度,剖析不同人種的文化間的異同。關於「文明」其實我們是難以想像,畢竟我們至今尚未與人類文明以外的物種交流,得靠科學家與科幻作家共同努力,打造出一個似真似假、無人可確定對錯的標準假設。

  書中提及前蘇聯的天氣學家卡達什夫(Nikolai Kardashev),如何去定義不同層級間的文明:

1.  控制著整個行星的能源的第一類文明,能制天氣、預防地震、在地球深處採礦、使用海底資源,這類文明大抵已探勘完畢它所屬的恆星系統。

2.  控制著所屬恆星的能量的第二類文明,並非被動地駕馭核融合能源,而是主動發掘恆星所儲存的能量;這類文明所使用的能源消耗極大,必須直接使用恆星供給的能源方能補給。也因為掌控足夠技術,具有在附近恆星系統移民的能力。

3.  能使用整個星系的能量的第三類文明,以數十億個恆星系統作為能量來源。可充分駕馭質能轉換方程式,視恆星為石塊般輕易使用,也許還能控制時空、恣意操弄宇宙常數。

4.  我們的文明則是第零類文明,我們才剛開始挖掘行星的資源,才剛開始要從地球前往星際。

5.  此外,從第零類文明到第三類文明的成長速度,將以冪級數爬升,其數之快遠超過我們想像。

    我們不妨用劉慈欣(科幻作家代表)筆下作品,去驗證這些理論;不難發現,劉慈欣筆下諸多作品,都埋藏了這幾個理論,包括對於不同文明的敘述,把星星當作宇宙荒漠中的一粒石塊班使用的文明,用降低空間維度來發動戰爭的文明,用整個星系資源來做藝術創作的文明,以及「黑暗森林」理論中的「技術爆炸」,無不應用與轉化;而這些常人看來荒謬且不實際的、卻總是能讓科學愛好者與科幻迷深深著迷的有趣理論。

    其他如科學家戴森提出的「星雞(Astrochicken,或稱作「太空雞」) 計畫」,關於量子力學的觀察者問題(像是「在你不看月亮時,它是否存在?」這類的問題)也是萬分有趣,無奈版面有限,還請諸讀者自行閱讀和品味。

    昨日與兩位大二學長討論未來可能創立的生醫平台該如何規劃並且與學校溝通,以及Entropyspace亂度空間該如何與其合作發展。我發覺我們彼此可以互相配合、補足缺乏處,也很高興終於能與我迄今一直難以聯繫的大二研究者斷層展開新的互動。不過,我仍感覺我們之間還是會有差異的,在性質與理念有些落差;用「合作」來取代「合為一體」,會是更好的作法。為何呢?請見下述比較。

    學長的用意主要如下:

1.以五年或十年為計畫實施長度,讓有在做研究的學長姐串連起來,最終是希望數年後的生醫產業界,可以因為這個組織,而變得更緊密,不再是像以往那般孤軍奮戰。

2.與學校討論,簽下備忘錄或協議,組織一個半官方社群,擁有一定程度上的補助金和師資、校級資源協助。

3.更有效的讓修習「醫師科學家概論學程」的學生們可以彼此交流和互動。

    而我的觀點和未來目標則是:

1.用讀書小組討論的方式,輔以其他方式進行,培養思維與概念(近日思覺思考的重要,改天再來寫一篇心得文好了),追求隱性、間接、未來的價值。

2.非官方、非系學會管轄,靈活、高度彈性、可承受波動的社群,可以很輕鬆地,每週約一次聚餐時間,討論一些有創意的、不同以往見地的構想或技術;在尋找有想法的人這件事情上,或許會比聚焦在實驗室投入者,要容易得多

3.不一定要聚焦在實驗室,或稱作「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傳統實驗室」,有些分析臨床數據、從事乾式實驗、走入生醫創業、在公共衛生研究或精神醫學領域有所建樹或發展者,也是很歡迎一同討論的。

    我們共同的問題則是:

1.  對這方面有興趣的學生太少極少,若只針對有高度興趣者,那我們所付出的心力,未必能達到預期效果,效益上將有所損失(這也是我近幾週都在思考的:該如何慢慢轉型,同時又不失去原有構架的核心精神)

2.  錢的問題,錢少有時難以推動某些事務,錢多難免會引起不必要的內鬥,或是校方頻繁要求的書面審查資料、證明或報告,需要原本就不甚空閒的研究者或準研究者,多費神去處理行政上的例事。

3.  我們都太年輕了!」我們還不具有高年級層的思維模式、人脈網絡與號召力,由幾個大一、大二的學生所發起的,在那些高年級輩看來,或許會抱些遲疑,不甚認可你有號召力,讓所有感興趣者完成這件事

    與學長他們合作的好處與壞處:

1.  能利用人脈和金源,辦理沙龍、工作坊、學術活動打響我們社群的知名度,將釣餌廣播出去,吸引更多更有興趣的人投入,改善大環境下的某些環節(我現在覺得改造現有環境或改變社會是有些空泛的說法,再者,整個體制與結構未必需要大幅翻修,我們僅需要的是補足某個缺失的部件,而不是讓自己與其他人的意識,凌駕其他人的想法,成為宰制社會的主流意識)

2.  想法推廣太遠,未來之事瞬息萬變,或許是為了因應校方作業,我個人傾向以半年或一年為單位進行規劃,同時吸收新血加入,吸引高年級學生回鍋響應、一起完成某件了不起的事。

3.  學長的計畫端有個我認為可能遇上的問題,就是並非所有人都足夠開放,願意與他人分享你的想法、現階段遭遇到的有意思難題;至少我自己認識的某些人,似乎就不是那麼認為交流有其必要性了,搞到最後若只剩小貓兩、三隻,對付出者可能會有滿大的信心打擊(雖然我個人就這部分是免疫許多了啦XD)

    無論如何,不論怎麼推動及合作,我們都需要很多的討論,以及最為重要的「實踐」,讓這裡在我們離開前,比我們初抵時,變得更好

    且以加來道雄所寫下的一段話,為這兩部分的文章作結:「有些人將個人得失、人際關係,或個人的經驗當成人生的意義;但我認為,能生而為智慧動物,並以智慧去探究自然之謎,這樣的人生就很有意義了。」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