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ropyspace—經營後的收穫與方向改變之結果

l  昨日的擔憂:

這幾個月來,陸續在這個部落格發布不少文章,許多也與我正在主持、規劃與經營的生醫科學社群—Entropyspace亂度空間有關。從半年前認識尚叡學長、幾位同樣對研究有熱情的想法的學長姐,以及家兄的協助和提供諮詢下,規劃不同活動,並期望透過這些交流活動,建立縱向與橫向的社群聯繫;雖然規模不大、粉絲專頁按讚人數僅兩百多人,但就一個復甦半年、營運方向與主流社團不同的社群(後段會討論)而言,自認為還算有聲有色,在陽明大學校內亦樹立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和資訊散播廣度。

然而,前幾個月來,我自己對這個社群的經營,卻是甚感擔憂、不安定;我還記得每當被問起大學生活中,參加哪些社團、加入哪些服務隊、玩了哪些活動,我幾乎是在回答「系學會學術部」等答案後,嚅囁著講出另一個、卻也是真正的答案—Entropyspace亂度空間,好似某件見不得人的事情,某件害怕與他人分享的事情,某件被主流醫學系學生視為異類的怪事正在發生;甚至別人問起Entropyspace亂度空間,我也只是訕訕地講著我們做過些什麼、我們的理念為何,不忘補充幾句:「有空可以去看我們的粉專、參加我們的活動呀!」

但是,說完這些自囈般的話,我卻感到無比孤獨和無力:為什麼我會害怕與他人分享自己正做些什麼?為什麼我會因為可能被視為「怪胎」而戰戰兢兢?為什麼因為別人看不清自己所做之事的季札而感到心灰意冷與膽怯懦弱?獨自一人把聯繫學長姐、規劃活動時間和名稱、設計宣傳圖、借取場地和器材、利用臉書宣傳和處理可能碰到的問題等事情完成;學長姐幫助其實有限、同學幾乎都有各自的社團跟營隊歸屬,那股自己一人奮鬥向前的動力和伴隨而來的失落,彼此削減,徒增更多困惑:我又是為了什麼為整個環境帶來改變?為所有研究者建立一個跨校跨級跨題材的自由交流平台?

有多少比例的學生,會在大一、大二初始,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又有多少人在參與社團、瘋狂籌備活動、激情過後發著一篇篇激昂長文外,願意瞭解學術研究的樣貌、實驗室中的科學驗證與解決謎團的快意、跟大師和高手切磋的過癮及滿足?每當同學興奮談著最近社團的好玩事,我卻只能默默地、帶著些許遺憾、近似自我感覺良好的自豪,排擠般地聽著他們談論;卻幾乎不曾有人,能認真、不做作或敷衍地回覆我完成的事情,做了哪些讓我能夠安心入眠,無愧於哺育我教育資源的校園和與我共同成長的師生的事情。

沒有,從來沒有。上個學期以來,我是孤獨的,像是頭獨來獨往的、難以融入主流社群、摸索著該如何整合邊緣群體的不安野牛。

l  今日的謹慎:

新學期開始,事情似乎有些改變。寒假的抽獎活動之後,以及如同尚叡學長多次鼓勵我的:「你很認真在做這件事,一定會慢慢有人看到你的努力的。」我們的粉專人氣似乎上升不少,從對活動感興趣的人數中分析,關注度提升、也有更多人願意了解我們在做些什麼。從一個漸漸復甦、對大部分人來說完全是一個新社團/社群的Entropyspace亂度空間,到學生與師長們了解、也知道我()在做些什麼,雖然還不敢妄下結論,但就觀察結果,情況似乎比我想像的更樂觀許多。

記得二月下旬和家兄及其創業團隊至H.Spectrum參與課程,巧遇幾位intern學長姐,雖然他們不認識我,卻隱約知道,某股聲音正變得洪鳴、某扇與生醫科學有關的門正被推開;這似乎暗示了我之後得到的結論:敲開這扇大門的我,所做的努力—不論犧牲多少時間,總算是有點成果的。我並不害怕失敗,失敗本身不是不好,反倒能強化自身反脆弱性,唯獨害怕的是讓整個系統崩毀的、不可逆的錯誤,不可預見的衝擊;所幸,稀少事件還沒有發生,線性的順遂發展似乎能讓我稍喘幾口氣。

學期初,我()設計了不錯的扁平化說明包,闡述此一學期的新方向:「試著讓這個自由交流的平台變得更加多元,讓研究者間的連結變得更廣、更強,也讓有志從事研究的醫學生朋友知道不同的研究類型,以及真正的職涯生活樣貌。」而這個新目標,在今天的活動中得到不錯的回饋:我在粉專活動中邀請了約六十人,其中一半的人表達「有興趣」(Interested),十多位則勾選「參與」(Going);最終有五十三人表示有興趣—意即他們可追蹤我在活動中的貼文,十人(包括我)於飄雨的夜晚前來。

這樣的成果很不錯嗎?比起校園中的主流社團與服務隊,成效不算突出(雖然打敗不少學生組織的活動),但考量到社群影響範圍跟層級、動用多少力量做宣傳,我們其實做得不賴(僅有我跟協助籌辦的學姊,分享在各自的臉書塗鴉牆上,邀請各自的、可能有興趣朋友來,連醫學系各相關臉書社團、龐雜的LINE群組都沒有傳播)

再者,又由於本次活動主題與臨床醫學研究有關,對於日後想留在醫學中心的醫學生來說,收病人、跑分析、做研究、投論文,會是不可避免的、與自身有確切相關,而不似上學期多半是邀請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就學期間學長姐來分享;邀請來的總醫師學長,也更能解惑臨床與研究在島國上的實際樣貌、這類型研究的發展潛力和「研究已是臨床工作一部份」的心態調適,比起只能小孩帶小小孩的醫學院學長姐分享,實在是更吸引人、也能給予更多資源和協助。

請注意!我並不是說過往的活動全無意義,事實上對於學生時期的時間規劃、不同類型的研究與實驗室嘗試,都是極佳;而是我找到醫學生們真正渴求的交流內容,一塊等待開掘、卻已被我插上旗幟的需求地,那些學校沒有教的、學生組織不會做的、在台灣的「醫師」這個職業很可能碰上的事情,由我()填補校內市場空缺。

這個初步的推論,或許可以回應多個月前,我前往學術部面試,幾位學長姊半是打臉我的回覆:「我們不太做學校有在做(與科學、醫學研究相關)的事情。」我敢肯定,這些事情,又豈是校內課程講師、PBLtutor、擔任導師的VS,能夠分享給所有有興趣的人知道的?

另外,也在上學期約三個月的經營後,我慢慢注意起社群的品質與品牌形象,製作宣傳圖片總是小心翼翼,能自己作美術設計,就盡量不使用別人的icon;在聯繫哥大醫師、邀請級數更早的學長姐上,總是謹慎地寫著信件,生怕任何差池,讓我建立的堡壘瓦解(當然,這種想法其實有點愚蠢,小錯誤本身能讓我們避開將來的大錯誤)。任何貼文的文字,總是琢磨再三,連分享到自己塗鴉牆上的也是。

原因何在?我自己也不甚確定,出於復甦與主持此社群的責任也好、出於讓品質更好的壓力也罷、出於自己企圖打造帝國級社群的無謂雄心也無妨,總之,這些能讓Entropyspace亂度空間更好、更棒的事,一件我願意於就學間奉獻熱情與心力的偉大挑戰,又為什麼不去做?

l  明日的可能:

關於未來的可能,這幾日我突然有太多想法,也在昨晚活動結束後,感受到各個目標實行的可能性有多大。

先說說我自己的感受吧!回應[昨日的擔憂]一段,我不再像從前那般害怕別人知道我經營的Entropyspace亂度空間,擔憂被視為瘋狂的怪人,因為我漸漸理解:我不必要、也從來不用討好每個人,我應該鎖定那些真正有興趣、真正想了解、真正做足準備而非參與免費又沒有食物的活動的人,不若一般社團,廣邀大家接觸某些領域和知識,近似使知識科普化,吸引那些原本就沒興趣,來了之後覺得好玩、想嘗鮮的所有人;畢竟科學研究這檔事,只怕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培養興趣的,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反芻十足知識和技能,才有動力去嘗試、甚至思考其成為生涯規劃部分的可能(關於這點,下週文章會再討論,有關最近崛起、我也參與幾些的機器學習工作坊)

說到底,我們做的,反而是使知識更加專業,使想強化本身學識的朋友受益,使不同領域的高手得以互相交換心得與研究內容。

上週於期中考前、衝到台大醫學院,參與The Investigator Taiwan(生物科學研發策進社群)舉辦的活動,一位任職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的台灣學姊的學思歷程;講座本身非常精采,是我少數認為收穫極高、乾貨量極多的分享。我想在這篇文章末段,將討論的「未來的可能」,其實與The Investigator Taiwan所做的事情有關。

該社群的宗旨為:「由一群對生物科學充滿熱忱的海內外學生與社會新鮮人所組成。我們希望延續『台灣醫學生研究通訊』的報導能量以及『台大iGEM代表隊』的推廣熱忱,透過公開分享資訊、舉辦職涯沙龍、媒合學習對象等多元面向的推動,為台灣的生物科學領域創造更多正面價值。」在他們的臉書專頁上,每個月都相當用心地討論不同生醫科學主題,整理數篇最新發展和資訊,於對生醫領域感興趣的朋友,是非常優秀的知識補充與尋找研究目標的管道。

這點是我努力想做到的,但憑我個人的知識涵養與時間,絕對不可能做到他們的規模和程度,專業必然大打折扣。倘若能招募到足夠多夥伴一同經營Entropyspace亂度空間,實現新的可能性,也避免和The Investigator Taiwan競逐同個目標,我們應該做點不一樣的、屬於我們陽明大學自己獨有的。

扣除先前幾篇文章提過的想法,我的新見解(部分其實來自尚叡學長和家兄):透過每個月一次的報導,追蹤陽明大學校內某一研究所的研究計畫或專題,一年可以連載十二個不同的主題,追索這些計畫的後續發展,參與學生、師長的心聲,發展結果抑或碰上哪些阻礙,整理並透過自行架設或模板套用的網站上的文章分享,提供這些更深入的、相當有意思的資訊,予對某一領域—好比生醫資訊、腦科學、生物化學等有興趣者,我以為這是可以嘗試的、一個屬於我們自己的經營策略。

此外,他們定期舉行的沙龍與講座,雖然僅參與過一次,我卻可感受到跟校內講座截然不同的氛圍:人少卻都是有備而來,看似場面冷清卻是能帶來更好、更充實的交流,人多不應該是一個好活動的絕對指標。

而在昨晚的活動中,可明顯地感受到:我所期望的目標正慢慢發生,不論是大學長的分享期間、預留的QA時間和會後詢問,都有相當熱絡的互動,達到在二月中旬的設定:「邀請Fellow doctor(研究醫師)與我們交流的目的在於:Fellow就有能力自選題材、自己收病人,不論是選題、時間分配、生涯規劃跟能夠給予學弟妹的資源都比較豐富,這些建議的幫助效益或許會更大。」儘管只有十人,但達成的鍵結卻是賽過不少極多人參與、卻未必所有人都認真參加的活動與座談。


總結來說,這篇文章統整了我這半個學期以來的想法、超過四千字的剖析,試著精準地把關於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想法梳理,整理成某一脈絡,無論是日後回顧或規劃,相信都能有十足助益。我期望自己能做得更創新、更完整,並盡快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不再孤軍奮戰;在我離開陽明前,試著讓此處在我離去之際,比我來時更加美好。同時,找到那個夠好的答案,揭開我心中的、不曾對他人訴說的黑暗困惑,對於未來的終極質疑!

留言

熱門文章